产品特性:高强无收缩 | 材质:水泥基 | 产地:济南 |
功能:灌浆 | 规格:25kg | 抗压强度:65MPA |
品牌:中固伟业 | 适用范围:梁柱二次加固,设备基础安装,抢修 |
东营河口灌浆料 灌浆料和混凝土区别 机器底座灌浆料
灌浆料防裂措施及早期养护的施工知识
一、控制温度的措施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灌浆料,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灌浆料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灌浆料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灌浆料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灌浆料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灌浆料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冬期施工,工程对强度增长无特殊要求时,灌浆完毕后裸露部分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保温材料。起始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在负温条件养护时不得浇水。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灌浆料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灌浆料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支模:根据确定的灌浆方式和灌浆施工图纸支设模板,模板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至少50mm,模板必须支设严密、稳固,以防松动、漏浆。
二、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
(1)合理地分缝分块;
(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
(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此外,改善灌浆料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灌浆料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灌浆完毕后30分钟内,应立即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岩棉被等进行养护,或在灌浆层终凝后立即洒水保湿养护。冬季施工时,养护措施还应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二次灌浆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灌浆方法。灌浆前,应将与灌浆材料接触的设备底板和混凝土基础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有松动的碎石、浮浆、浮灰、油污、蜡质等。灌浆前24h,基础混凝土表面应充分润湿,灌浆前1h,清除积水。
三、灌浆料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灌浆料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灌浆料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灌浆前,日平均温度不应低于5℃,灌浆完毕后裸露部分应及时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加盖湿草袋保持湿润。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水泥基灌浆材料的裸露表面应覆盖严密,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灌浆料表面不便浇水,可喷洒养护剂。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灌浆料内外温度差及灌浆料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灌浆料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灌浆料的施工期温度不低于灌浆料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灌浆料过冷,以减少新老灌浆料间的约束。
灌浆料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灌浆料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时,模板支护应留有足够的灌浆孔及排气孔,灌浆孔的孔径不小于50mm,间距不超过1000mm,灌浆孔与排气孔应高于孔洞zui高点50mm。 每次灌浆层厚度不宜超过100cm,较长设备或轨道基础的灌浆,应采用分段施工。每段长度以7m为宜。
轨道基础或灌浆距离较长时,视实际工程情况可分段施工,在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必要时可采用灌浆助推器沿浆体流动方向的底部推动灌浆材料,严禁从灌浆层的中上部推动。 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宜在灌浆后3~6h沿底板边缘向外切45°斜角。
灌浆料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灌浆料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灌浆料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
东营河口灌浆料 灌浆料和混凝土区别 机器底座灌浆料